“收心”收得好,开学没烦恼!这份指南您请get~
2024-08-30 11:34综合中国教育报、父母汇
暑假余额不足
有的孩子为即将开学而
充满期待与兴奋
有的孩子为不能再自由玩耍而失落
有的孩子因为作业没写完开始着急
也有的孩子为新学期的学习感到紧张
.......
在开学前的一周里
有些孩子陷入一种“开学焦虑”
的表现之中
比如:睡眠紊乱、恐惧上学、
焦虑、提不起精神.....
孩子们假期“玩野了”
怕开学,这是正常的
但如果在开学前的准备越充分
就能有效缓解孩子开学焦虑
这些实用收心指南,家长请收好→
精神面貌上:
调整生活节奏,告别散漫
与假期里的“吃喝玩乐”不同,孩子开学后不仅要饮食清淡,还要早睡早起,把注意力转移到课本上。
有的孩子因为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在开学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上课犯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状态不佳,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学校规律的生活。
所以开学前的这一个星期是调整孩子生活节奏的好时机,至于怎么做,也很简单:
1
第一,调整孩子的饮食习惯,减少孩子吃零食的频率,家庭饮食回归一日三餐的规律。
2
第二,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一般一周左右生物钟就可以调整过来。
3
第三,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把孩子从电子屏幕中解放出来。
做好这些准备可以有效帮助孩子告别懒散,让他在开学后作息能无障碍衔接,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新学期。
学习上:
作业查缺补漏,增加开学信心
到了假期最后一周,父母有必要主动了解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孩子一起,把各科作业重新梳理一遍,按照重要程度排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证孩子有个不被打扰的学习环境,减少娱乐活动,避免外界的刺激而分心。
尤其是孩子的书桌,尽量干净整洁,除了文具和书籍外,不应摆放其他物品。
孩子做作业时,多鼓励、少批评。实在做不完的作业就搁置下来,开学的时候和孩子一起与老师解释,尽量让孩子没有负担地开学。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替孩子开脱,而是增加他开学的信心。
每到开学,有的孩子因为作业没完成在开学前一天挑灯夜战。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加深孩子对上学的恐惧。他又怎么可能对新学期有所期待呢?
那些早早地就完成了作业的孩子,则少了这样一份担心,面对开学也更加积极。
氛围上:
营造开学氛围,增强入学仪式感
给孩子不一样的开学仪式感,能在孩子心中创造对开学的认同感,让他把上学当成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开学前准备好新文具,尤其是盒子上印有《乘法口诀表》的文具盒,并在新本子上工整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和班级,用报纸、旧日历给新书包上整整齐齐的书皮,这份开学的仪式感,让我们对开学有了新的期待。
这些充满仪式感的准备,有助于增强孩子对新环境的期待,也是在郑重地告诉孩子:你要开始学习路上的新阶段。
心理上:
帮孩子走出开学焦虑
面对生活环境的变化,每个孩子都需要一段适应时间。不管是幼儿园的小孩,还是大学里的学生,都会因为开学而感到焦虑:
“新学期成绩跟不上怎么办?”
“同学不跟我玩怎么办?”
“学习好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玩游戏!”
“不想离开爸爸妈妈,不想去学校......”
孩子内心背负的不仅是学习压力,还有学校里的社交压力以及对家庭生活的留恋、对父母的不舍。
面对孩子身上出现的厌学、失落和不安等情绪,家长要懂得理解,别给孩子太大压力,给孩子时间去适应假期到学习的变化。
千万不要斥责孩子的焦虑情绪。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开学前还在回避学习,不是批评,就是打击, 或是苦口婆心地对他灌输大道理,导致孩子内心的痛苦不减反增。
其实,处理这个问题,你只需要愿意倾听对方的诉苦,并表示共鸣,对方的情绪就能缓解一半。
孩子也一样,当他跟你抱怨:“我不想上学”,并不意味着孩子真的想不去学校,他只是想让你了解他的心情。
家长要做的是主动询问孩子内心感受,多鼓励、多共情。
来自父母的爱与支持,可以帮助孩子战胜自己的焦虑。
家长必读指南
做收心教育的先行者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假期里,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最了解孩子的习惯。
为此,“收心”工作应从家长做起。临近开学和开学之初,家长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让孩子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
01
为孩子提供安静的“收心”环境
开学前,要按孩子所在学校的正常作息时间起居,家长不喝大酒,不打麻将,不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按时准备一日三餐,督促孩子按时午睡,早睡早起,调解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02
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家长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比如明星的成长历程及在赛事中的表现、某电视剧观后感想,从中挖掘有教育价值的内容。
家长要与孩子一同进入学习状态,多鼓励多沟通,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开学了学校有很多可以玩耍的同学,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让他们对学校有所憧憬。此外,早晨起来跟孩子打打球、踢踢毽、跑跑步也是一种有效的感情交流,更会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03
鼓励孩子制定学习计划
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订新学期计划,在商讨中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频道转换”工作,把孩子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以谁为标杆、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作为家长也不妨制定自己的家庭计划和学习计划,购买一些名著以及历史、人物、励志等方面的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人文素养,有利于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学孩子感觉到家庭的学习氛围,让孩子觉得“不仅我一个人在学习,我并不孤独”。
无论何时
家长都不能对孩子撒手不管
父母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最终都会在孩子身上一一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