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科普(一)|专家教你识别抑郁症
2024-05-10 13:59慢性精神科

“娃儿最近心情不好,
成绩下降,
也不和同学去耍了,还割腕,
是不是得抑郁症了?”
“睡不着瞌睡,
不想上班,
娃儿也不想管,
麻将也不想打了,
是不是得抑郁症了?”

抑郁症是一种普遍而影响危害较大的疾病,也是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
不是思想问题,也不是意志薄弱,正视抑郁症,及时帮助患者寻求科学正规的系统综合治疗才是唯一的出口。
怎么定义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诱因很多,会使人产生弥漫而持续的情绪低落和兴趣丧失,从而影响患者的感觉、思维和行动。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或激越,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它不是简单的「不开心、支棱不起来」,更不是「性格上的脆弱」,而是创伤性事件、家庭/社会环境、生理遗传易感性等方面的共同结果。

临床表现
核心症状:
1. 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诉说“心情不好”、“心里难受”等。
2. 兴趣减退:对过去喜爱的活动或者事物丧失兴趣,做任何事情都觉得没意思,很疲惫。
3. 快感缺失:患者感知快乐的能力下降,即使从事自己以前喜欢的事,仍无任何愉悦的感觉。
消极的情绪和身体状态出现上述症状的1-3种甚至更多,且持续两周以上,均是抑郁症的表现。

心理症状:
-
思维迟缓,反应迟钝:自觉“脑子变笨了”,“脑子像蒙了一层雾一样”。
-
认知功能损害:难以忘记一些伤痛糟糕的过往,无法专注注意力,学习、工作能力下降。
-
负面认知模式:失去自信,认为自己无价值、有缺陷 ,对未来无望,陷入悲观绝望的泥潭中。
-
自责自罪:责怪自己不优秀不好,给自己心理施压。
-
产生自杀的念头甚至轻生/自残的行为:感到生活无意义,觉得死亡是解脱,脑子里反复出现与死亡有关的念头。策划自杀,出现自杀行为等,严重的甚至出现扩大性自杀,觉得自己亲人或者也非常痛苦,帮助亲人死亡是帮助他们解脱,出现偏激的杀人行为等。
-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身体活动减少,言语减少。
-
焦虑:时常陷入惶恐烦躁的情绪中,神经出于高压状态,易紧张不安。
-
精神病性症状:产生幻觉、妄想。
躯体症状:

-
睡眠障碍;
-
进食紊乱;
-
体重下降;
-
精力下降;
-
性功能下降;
-
胃肠道不适,头昏、心慌等外显的身体警告。


监制:肖舰
主编:高利秋
审核:袁祖华
作者:范宏英(慢性精神科)
编辑:陆慧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