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说医保 | 医保报销的【甲类】【乙类】【丙类】代表什么意思?
2024-04-22 14:17党办
甲类
甲类是指对费用清单中项目全额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乙类
乙类是指对费用清单中项目部分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通常指按比例自付和超限价自付)。
比例自付:如某项目自付比例为0.2,收费100元,则需要自付20元,剩余80元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超限价自付:如某项目医保限价100,但该项目实际收费110元,则将其中100元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剩余10元自费。
丙类
丙类是指费用清单中项目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药品目录
诊疗项目目录
医疗服务设施目录
药品目录
甲类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在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可全额纳入报销范围,然后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比例进行报销。
乙类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或治疗费用略高的药品。可报销部分,需要先个人自付10%或者14%,剩下部分纳入报销范围,再按规定比例报销。
丙类药:因价格昂贵、治疗范围等原因不在甲乙类药品目录中,又称全自费药品。如部分高价的靶向药、罕见病治疗药、解酒药和减肥药等。
诊疗项目目录
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临床诊疗必须、安全有效、费用适宜且由物价部门制定了收费标准的诊疗项目。
丙类全自费。如挂号费、病历工本费、美容项目、整容项目等,则不在诊疗项目目录内的不能报销。
医疗服务设施目录
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在接受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必需的服务设施,如床位费。
丙类全自费。非必需的服务设施花费,如急救车、住院陪护费、洗理费和文娱活动费等则不能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