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归航·心灵守望】“退役季”心理指南来了!让心理专家帮助您调整心态再出发
2024-08-30 13:34北陆强军号、悦心力心理
又是一年退役季,
耳边再响驼铃声。
一年一度的军人退役
已全面拉开序幕。
对于军人来说,
退役既是军营生活的“终结”,
也是人生旅途新的起点。
面对即将改变的生活环境,
退役军人的心理和生理
都会产生变化。
退役军人常见心理问题
依恋心理
依恋心理是一种积极的、充满情感的情绪状态,贯穿人的终生,只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对象和方式不同。
军人们即将离开摸爬滚打过的部队、朝夕相处过的战友,普遍都会存在强烈的不舍、怀念心理。这种依恋心理是人之常情,但过分强烈,可能会导致情绪异常,行为不当,甚至影响对新环境的适应。
放松心理
放松心理是当所处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心理防御能力降低,所产生的一种从心理上放松和轻视的心理现象。
军营高度严肃紧张的生活体验是战士们终生难忘的。经过几年超负荷的打磨,使身心能量过度透支。在离开部队后个别军人会出现放松消极的心理,于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整天患得患失、无所事事。
失落心理
失落心理是一种对自己某种行为后果或境遇与预期相差甚远而感到失望的一种消极心态。
部分军人们会认为自己没能转士官,没有立功,没有学到技术,当理想和现实出现了落差时,心里就难免有些不平衡。而退役后很多现代社会流行的、常用的技巧,他们或许并不知道,于是这种失落心理也会越重。
在委屈感、失落感、吃亏感的催生下,各种偏激的想法就会随之而来,从而影响到正常生活。
茫然心理
茫然心理由目标缺乏所致,因此也可称为“目标缺乏症”。
目标具有动力、导向和激励作用,而退役后军人们可能出现目标的丢失和理想真空,动机缺乏,意志减退,导致行为懒散。
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自我评价偏低,由于比较自己与别人某些方面进而产生己不如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有很多种类,如能力、外貌、气质、经济、社会地位、所在环境等。
退役意味着从军之路的终止,加上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即将踏入陌生而复杂的社会,一种新的竞争压力使不少军人产生心理失衡,转向自卑。
另外,还有部分军人会因为自身优势的丧失、家庭经济的贫困、缺乏职业特长、人际交往障碍或身材相貌缺陷等方面原因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影响心理健康。
遇到这些问题怎么调节?
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给自己正确地评价,相信自己在军队之中的努力不会白费。
可以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优、缺点,理性的评价自己,然后发展自己的长处,不要一门心思扑到自己的缺点上。
重新确立奋斗目标
面对新生活不要害怕,学会充分利用一切机会积极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锤炼健康的心理,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提升能力迎接挑战
参加军训的高一新生正在组织军体拳训练。通过队列训练、战术基础动作、战场救护、军体拳等科目训练,养成参训学生雷厉风行的作风、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增强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忱。
积极寻求外部支持
积极了解形势政策教育,了解退置政策。
如果出现个人无法缓解的身心压力,也可以请示报告,主动寻求组织的帮扶、教育和指导,必要时,可以要求心理咨询服务的介入。
即将退役的战友们
部队的摔打使你们变得
更加成熟、更加坚强
希望你们用
在部队获得的综合素质
开辟自己新的旅程
创造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